20170507瑪拉基信息的價值

瑪拉基信息的價值 瑪拉基書2:17-3:12 黃旭正牧師

在波斯王朝統治時,聖殿已於主前516年完成重建,且得以敬拜。然而,以色列民的靈性生活並不高尚;祭司的禮儀供職也已日趨怠慢缺乏敬虔,將不潔淨的供物獻上祭壇;百姓不守聖殿規矩、不獻聖經規範的什一獻金,而且離經背道的事件充斥著全國。因此,與上帝所立之約被廢棄,以民為主囂張,甚至懷疑上帝的公義。經文中百姓驕傲、常鄭重其事詢問上帝及自己身份與否真為上帝所揀選的選民。

瑪拉基先知熱愛以色列,而且渴望以色列國家能恢復過去強盛邦國。當時猶太人極度的要看到彌賽亞國度的實現,然而對上帝之眷顧與公義的懷疑,就根源於這種時勢情景的絕望。瑪拉基先知抱持另一更高超的屬靈目標,使百姓預備心以恭迎彌賽亞的來臨。為達成這目標,他特別強調四項重點:

一、屬靈崇拜的真正價值。

禮拜時必須遵守禮儀,依照儀式執行各種敬拜事宜,得忠實真誠的舉行。呼籲百姓在生活中必須有道義與宗教的熱忱,特別在聖潔與真摰的公眾禮拜要守的禮貌。但虛偽之禮儀,其惡甚於毫無儀式者。經文說「寧願殿門關閉,免得褻瀆上帝」。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祈禱、獻潔淨的禮物。

二、離經背道的罪惡行為。

背離立約的事是猶太人的自作孽。對離異隨便,是一種背棄上帝仁愛的不敬,違反人性的情誼。此舉意味破壞上帝神聖盟約而涉足於偶像崇拜。若瓦解家庭是無法得著「敬虔的後代」。有關婚姻守約的論點,瑪拉基可稱為真正的基督徒,常言說得好:沒有比基督本身更讚賞婚姻的人。

三、彌賽亞上帝國度實踐。

上帝國的教訓,即上帝將熬煉和潔淨萬物的「耶和華之日」要先臨在於上帝國的實現。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他來的日子,誰能擔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因為他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正當百姓對上帝是否仍為公義而懷疑之際,先知發表了超級的上帝國宣言。在國中無法相互體諒的民眾中,向猶太人斷言那大而可畏的日子來到以前百姓要彼此諒解而且和睦相處,那黃金時代即將開始。所以激勵百姓軟弱的信心與疲乏的靈性。

四、上帝的規範是永恆準則。

遵守上帝法則按祂心意作事的人是得恩典的唯一正道。瑪拉基極力的告訴猶太人,詛咒降臨國家民眾身上真正的原因,就是百姓離棄上帝的準則。瑪拉基得知當時以色列受周邊大國狹隘見識影響,逐漸背離古典禮儀與對上帝忠誠信實的信仰。遵行律法一向是大衛王朝國家強盛的原因,瑪拉基並沒有為以色列創造新的權勢,他知如何守住應用所擁有的權益,如何保持和利用過去美好的一切祝福,在基督與瑪拉基看來,律法的一點一滴皆不得刪減,或者無效。

世人對奉獻的計較這事在古早就有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先知此話儘管帶有悔改的呼召,還是不很明確,因而百姓自以為有理的回話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上帝就宣告、控訴更清楚的話,說:你們竟偷盜我的供物!百姓隨即抗議要求澄清:我們在何事上奪取祢的供物?接著先知仔細描述百姓生活某些特殊行動是等同偷竊上帝的行為。

什一奉獻是以色列進入應許之地後第一次收成時將初熟作物拿出十份的一份獻給上帝的約定,作為全職事奉上帝的利未人之酬勞及祭司所有。當百姓們誠實奉獻時,聖殿才有充分的經濟能力供養在聖殿中服侍的利未人與祭司。什一奉獻,不只建立在個人與上帝間立約的關係,更涉及到維持整個以色列祭司體系和聖殿敬拜,這個是上帝祝福以色列百姓的管道,是聖殿經濟重要支持。上帝的美意、恩典與福份,就在聖殿的美好獻祭中,臨到以色列百姓。

什一奉獻是上帝賜福的根據與記號「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一但百姓不再遵守什一奉獻,祭司系統和聖殿崇拜及維護經費就無法得到充足供應,等於切斷上帝透過聖殿、祭司為以色列祝福的管道,以致於百姓得不到上帝的恩澤與祝福。因而說「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

上帝對賞賜的法則,傳統上要求希伯來人把上帝所賜予給他們全部的再歸『還』一部分給賜予者上帝。什一代表納所有所得的十分之一。今天的教會財務負擔的公義性,這方面軟弱了,不僅是牧者在信仰誠信教導上不明確又失責,而且按這段聖經的話是使信徒陷於『偷竊』形式之不義。以色列這個國家偷竊上帝的物,全國人民都經歷上帝的詛咒。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的去獻上,我們所獲取的也將愈來愈少。遵守上帝的法則,這樣做的結果,不但「使上帝的家有糧」,而且也將「試試上帝能否更加豐富的供應。」

信息中附帶著應許,它同時是一種挑戰和呼召百姓悔改歸正。如果百姓肯還給予上帝的施以,將會發現上帝的豐饒滿足。要記得『上帝祂是我們的債權人,我們是祂的債務人』;除非你敢認為上帝是你的債務人。

不肯奉獻給上帝的國家、或教會,不僅表現出他屬靈的狀況,也表露出他對社會的態度。這種由信仰反應出的吝嗇,不可避免地變成居民彼此相待的特徵。這是一個社會真理;也是神學上的真理。具這種自私的國家、教會自然是不會興旺的。慷慨就義最終能影響整個國家的氣魄與格局。白白給予的喜樂和實踐,不論是對上帝而言或世人的需要,將是增進人類社會的健康,使財富的分配更和諧。

上帝是恩典與福氣的源頭。順服十分之一奉獻,全心信靠上帝,其恩典和祝福就源源不斷的臨到教會和自己。瑪拉基書三:12節「萬軍之耶和華說:萬國必稱你們為有福的,因你們的地必成為喜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