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2生命中的羅馬城

生命中的羅馬城 羅馬書一:8-15 黃旭正牧師

「從1900年只佔世界人口的14%躍至1950年的30%,到2008年,城市和農村人口已平分秋色,專家估計到本世紀中城市人口將佔全球人口的70%。」

~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ic andSocial Affairs. ~

 

今日,不論哪一個國家,人們都喜歡往城市遷移,尤其是年輕人。無疑,城市生活較多采多姿,新鮮事務層出不窮,工作種類繁多,就業機會甚廣。今天世界城鄉落差不是只台灣可見。進入二十世紀,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人們交通往來逐漸頻繁,加上工、商業的進步,有利城市的發展,於是城市人口的攀升。(大使命季刊分析)

聖經對於人類歷史的沿革及傳福音之人物的更替有非常詳細的記載。無論舊約、新約時代,上帝在多方面的興起合乎每一時代得力的工人。如希伯來書十一章幾乎是一篇『點將錄』,列舉不同時代中為上帝「鞠躬盡瘁」的僕人、使女們。

今日,信徒們主的僕人、基督的教會,一代一代的過去,但是慈悲仁愛的上帝必定親自照顧祂自己的工人與工作,在每一時代中建立祂合心意差用的器皿。    自從十八世紀西方國家興起了工業革命之後,兩百年以來,世界各國漸漸從農業變遷為工商業社會,然而都市化現象也就如影隨形地產生了。按前聯合國的資料顯示:2010年12個超過一千萬人口的都市是在非基督教福音地,意思大部分超大都市還在福音未及之民的地區。

2050年有近百分之70的人口在都市裡;相對二十一世紀的宣教,是不能忽視城市的重要性。因此「都市化」的情形在宣教傳福音市場是務必加強的,也就是哪裡有人就往哪裡去吧!

保羅是牧師中的牧師。羅馬書經文的背景、要點、釋義,保羅提出三項使命:

一、被上帝呼召如被焚燒,是熱切、火熱的,甚至不惜一切自己的利益。

其中,1.發自愛的智慧,保羅以稱讚開始。2.雖然保羅不認識羅馬人,但他在信心中不斷地為羅馬向上帝懇求禱告。3.謙卑的天性,使保羅不僅都隨時準備給予,且隨時都準備接受。4.保羅不知如何的對羅馬所有基督徒的負擔與敬佩,他只有善意、仁慈的說自己是負債的人。

二、保羅傳福音是不可停止,一而再要傳,非傳不可。保羅說:往你們那裡去,也要住在你們中間。

三、傳福音如還債的樣式,甚至若不傳會有災禍;這又是永遠的。

『永遠』有兩個含意:一是帶來永生盼望的好消息,是天生的使命;不是上班打卡的職業。另一個是超越時間,是一種沒完沒了的繼續再繼續;不是只在一段的時刻裡。

新約中的都市宣教,保羅是宣教士的典範,他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間,在地中海北岸的羅馬帝國版圖內,建立了許多堅固的基督教會,它有甚麼值得學習的方法?

一、集中全力作都市宣教的事工。他花最多精力、時間在大都市裡打好了根基,似乎對這遍土地宣教任務已經完成了。羅十五:23「但如今,在這裡再沒有可傳的地方,而且這好幾年,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的時候,可以到你們那裡,」一定從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開始搶灘登陸,以建立堅固的據點。

二、強調團隊事奉的原則。因都市的需要很大,極重視新同工的培育,常帶領他的親信夥伴,再差派他們去牧養一些需要牧者的教會。目前的神學教育停留在牧養上,而無法達到團隊分工的秩序和相互支援的效果。

三、要建立成熟穩固的教會。基督徒不能離群索居,保羅在巡邏宣教時,總是儘快的成立教會,不要拖。並在大都會區持久一些,或者以書信、連鎖性的管道跟進,為著教導,使之成熟自立,使之門徒造就上深根。

四、相同文化的認同原則。保羅對於真理絕不妥協,但是在文化、習性上卻有所謂的『彈性』。林前九:19-2自稱「向外邦人,就作外邦人」這是保羅能打開眼界,也是他能承擔為「外邦使徒」將福音傳遍天下。今天的都市,是多元文化的大拼盤,因此要對宣教的地區有現場的處境化。也是城市宣教的一大課題。

保羅一生經常受到羅馬思想吸引,到羅馬城去傳道一直是保羅的夢想之一。

〈使十九:21「這些事完了,保羅心裡定意經過了馬其頓、亞該亞,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說:我到了那裡以後,也必須往羅馬去看看。」後來在耶路撒冷所遇到的處境是非常險惡,幾乎近於死刑,而他看到那常湧現在他心中羅馬的異象。在異象中主耶穌當夜,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

本段經文充分的表露保羅想到羅馬的意念。羅一:13-15「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裡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 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我們可以這麼說:羅馬城的名字是寫在保羅的心版上。

保羅生命中一直有個羅馬,對羅馬城有極大負擔,雖還沒去過羅馬,已經像正在羅馬城中間一般。事實,保羅生命中有個『羅馬』是他傳福音的中心。宣教師們心中也都有個羅馬城。來台灣的宣教師:馬雅各、馬偕,如李牧師:這裡是他們的羅馬城。我生命中是否也有個傳福音的『羅馬』呢?

福音要傳遍天下的志業一直未停,其中一支宣教的潮流在1865年一群英國蘇格蘭宣教師,其中醫師馬雅各怎樣「看見台灣」。第一代的宣教師把福音傳開了,加拿大牧師馬偕醫師在1872年坐船從淡水河口進入台灣,見到上帝的創造這麼美麗的福爾摩沙,他作一個禱告,說「上帝,就是這個地方。」我們領受、享受現在已有的祝福。當回到起初的愛心,特別是身為台灣教會長子『長老教會』,要預備更週全的信心在台灣週遭環境裡去還福音的債。做最堅定的第一步,走出去傳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永遠的福音』。

當看見生命中的羅馬,並與天使一起去傳永遠的福音。啟示錄「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聖經說:這天上的天使也都參與傳福音。天使在傳永遠的福音,要給住在地上的人,是遠方,是與在地台北的百姓,這是我的羅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