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3成為自己人

20200913成為自己人

蘇美珍老師
使徒行傳4:23-375

「自己人」這三個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的一個詞,有人會說:「哎呦,自己人,算便宜一點啦」,或是「自己人,不用客氣啦」,「自己人,何必計較這麼多?」還有嗎?也許我們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不過,我們想想看,當我們講「自己人」的時候,意思是什麼?它的定義是什麼?應該不是自己家裡的人,對嗎?自己人,比較多是指讀過同一所學校的人,或是同鄉、同一國、同一個民族的人,甚至有時是指有相同國家意識形態的人。
彼得、約翰也有他們的「自己人」,今天,經文一開始說,他們一被釋放,就去找 他們「自己的人」。誰是他們的「自己人」?這個問題,我們等一下再深入來看。我想先用一點時間,和各位兄姊回顧使徒行傳第二章開始所發生的幾個重要事件,這些事件關係著彼得、約翰為什麼被抓、關在牢裡。首先,在五旬節那一天,使徒在耶路撒冷受聖靈充滿,開始說起別國的話來,大家都感覺錯愕、不可思議,甚至有人說他們醉酒。接著,彼得開始傳講一篇很長的信息,主要重點是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確實是上帝的兒子,而且上帝已經設立祂為主、為基督了。結果,那天受洗的人就有三千。這些信徒隨即開始過團契的生活,天天在聖殿、或在家中聚會、祈禱、擘餅、用歡喜和誠實的心用飯。第三章一開始,記載彼得、約翰行神蹟奇事,在聖殿的美門口,奉耶穌基督的名,叫一個生來就跛腳的人起來行走。看起來,彼得、約翰的福音工作相當順利,可是,宗教領袖對彼得、約翰的怨恨卻也愈來強烈,因為彼得在聖殿裡面所傳講的信息,讓不相信耶穌是基督、是彌賽亞的祭司和聖殿警衛官非常生氣,也讓不相信耶穌復活的撒都該人非常生氣,因為這樣,彼得、約翰就被抓起來、關在牢裡。隔天,他們被帶到宗教領袖面前接受審問。但是因為他們繼續勇敢傳揚基督的福音,而那個得醫治的人又已經四肢健壯地和他們站在一起,成做一個活生生的見證人,那些宗教領袖實在沒有任何藉口來刑罰他們,只好嚴嚴警告他們不得再藉耶穌的名教導人,就將他們釋放了。
接著,就是來到我們今天的經文。聖經說,他們一被釋放,立刻就「回到自己的人那裡」。「回到自己的人那裡」,這對彼得和約翰來說,有著非常深厚的意義,因為那些「自己的人」不是同鄉,不是一起捕魚的人,也不是有相同國家意識形態的人。那些「自己的人」是一個有共同信仰的團體,是一個同心祈禱、彼此分享的團體。早上,我想邀請我們透過今天的經文,來學習怎樣藉由同心祈禱、彼此分享,來成為一個「自己人」的團體,也學習怎樣成為別人的「自己人」。
首先,我們看23節到24節的前半段,這裡說到,彼得、約翰平安回到自己的人那裡,眾人不是單單只歡天喜地的說「喔,感謝主,你們平安回來了」,然後就解散,回到各人的家去。他們聽彼得、約翰將所經過的事、以及祭司長和長老所說的話向他們報告以後,「就同心高聲禱告上帝說,主宰啊!你是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這很清楚顯明在主內的自己人一個信仰的特質。那我們詳細來看他們祈禱的內容是什麼?簡單來說,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他們頌讚上帝,宣告上主的本質。他們怎麼說?「主宰啊,你是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這句短短的宣告,指出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主,也是宇宙萬物的掌管者。這些自己人深知彼得、約翰所經歷的,不是他們個人的事,不是他們個人的問題,他們很快得著釋放,更不是他們個人的勝利,乃是宇宙萬物的掌管者上帝的勝利,所以他們就歸榮耀上帝,一起歡喜感謝上帝的保守,同心出聲向上帝獻上感恩。咱也需要像這樣,成為別人的自己人,見證上帝在我們的同工或是兄弟姊妹的生命和服事中所做奇妙的事,我們和他們一起歡喜,一起向上帝獻上感謝。
宣告上帝的本質之後,彼得、約翰的「自己人」就引用上帝透過大衛所說的預言,來敘述發生在耶穌基督身上的事。我們看25-28節的記載「你曾藉著聖靈,用你的僕人─我們先祖大衛的口說:外邦為甚麼吼叫?萬民為甚麼妄圖虛幻的事?地上的君王都披掛上陣;統治者也都結集在一起,要攻擊主和他的受膏者基督。果然這樣,希律和龐修‧彼拉多在本城跟外邦人和以色列人勾結,要攻擊你神聖的僕人耶穌,就是你所選立的基督。他們勾結起來,要做你的權力和旨意早就預定要實現的一切事。」在此,我們看見初代教會仰望上帝的話。他們讀聖經,從上帝的話語,來了解發生在基督身上的事並不是意外,也不是錯誤,乃是因為上帝要透過耶穌基督的受苦、受死,來完成祂事先所預定要成就的事,就是救贖。一旦他們從心底了解此項真理,奇妙的事就發生了。他們完全不驚惶,內心也沒有苦毒和埋怨,沒有失望或挫折感,甚至對抵擋、迫害他們的人也沒有怨恨;因為他們不是根據人的想法去看所發生的事,乃是在上帝的旨意裡,坦然接受所發生的事,也很堅定的根據上帝的心意祈禱。上帝的心意是什麼?
29-30節說:「主啊,他們的恐嚇,現在求你鑒察,並且使我們,就是你的僕人,能夠勇敢地傳講你的信息。求你伸手醫治疾病,又使我們能藉著你神聖的僕人耶穌的名行神蹟奇事。」 彼得、約翰的自己人並沒有求上帝救他們脫離災害和困境,沒有求更好的處境,也沒有求上帝毀滅他們的敵人;他們知上帝要他們廣傳上帝的福音,他們也願意順服。他們沒有害怕,只有祈禱,同聲祈禱,同心合意祈禱,為相同的目標祈禱。當然,這並不容易,所以他們需要勇氣,也需要上帝的大能與他們同在。不單這樣,彼得、約翰那些自己人也關心別人肉體、心靈的需要,所以他們求上帝向需要祂憐憫的人伸出祂慈愛、大能的雙手來醫治。難怪他們的祈禱這麼奇妙、滿有能力,上帝也聽他們的禱告,並且隨時回應,31節說「他們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都被聖靈充滿,開始勇敢地傳講上帝的信息。」
在我們個人的日常生活或是教會的服事,有時也會遇到挫折、困難、阻礙,彼得、約翰的自己人給我們很好的示範,就是學習信靠上帝的主權,定根在上帝的話語,藉此來領受上帝的智慧、恩典及平安。也要成為所有服事者的「自己人」,在這個變化無常的世代,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世代,在這個四處都有誘惑的世代,常常一齊祈禱,同聲宣告上帝的本質,也照著上帝的心意同心出聲禱告。
彼得、約翰的「自己人」的第二個特質就是「彼此分享」。在今天的經文,我們看見信徒將有需要的人看為「自己人」,去供應他們的需要,所以初代教會就沒有人有欠乏什麼。不過,坦白說,在現代社會,若要實踐這種凡物公用的做法,有它的困難,甚至我們可以說這種做法不合乎這個世代,對吧?所以,我們沒有要照文字的表面去解釋,只要將焦點放在「彼此關心、分享」的精神。對此,保羅在腓立比書(2:4)有很清楚的教導,他說:「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這就是在信仰裡面,成為「自己人」的一個很美好的畫面,「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這個精神可用很多實際的行動來落實,若照初代教會的團契生活來看,我們可從三方面來做。
第一,分享時間。在現代社會,大部分的人為了生活、為了工作都非常忙碌,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line、FB又佔用我們很多時間。在這當中,我們需要刻意撥出時間來參加信仰團體、也就是「自己人」的聚會、服事。不只這樣,我們也需要撥出時間去陪伴孤單的人、擔心害怕的人、需要說話對象的人,成為他們的「自己人」。
第二,分享空間。感謝上帝,我們樹林教會有橄欖園,讓社區朋友有個舒適的地方喝咖啡、讀書,也有機會聽到福音。剛剛也聽說我們有中秋節聯歡活動,邀請社區朋友一起來參加,可見我們樹林教會已經與社區分享我們的空間。我想,不只是教會,我們的家可以成為與「自己人」分享的空間,邀請團契、小組、事工研討到家裡聚會,也可以接待出外的人。
第三,分享財物。盡我們能力所及,用有創意的方式,來關心、幫助有需要的「自己人」。有位瑞士阿嬤,只靠微薄的老人年金過生活,但她很想支持瑞士宣教師在台灣的事工,於是她把每天去店裡買一杯咖啡的錢省下來,慢慢累積到一個小數目,等宣教師回國述職時,就把這筆錢奉獻給宣教師。基本上,分享是信仰和感恩的行動,我們相信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上帝恩典的賞賜,所以我們就帶著感恩的心來與人分享。而且,我們彼此眷顧的生活方式也會見證耶穌基督的犧牲的愛。
結論來說,彼得和約翰一被釋放,就往「自己的人」那裡去。那些自己人透過同心祈禱、互相分享來見證復活的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和誰是信仰上的「自己的人」?可以常常同心合意祈禱,稱頌上帝,尋求上帝的心意,也順服上帝的心意。我們又和誰成為彼此分享、彼此照顧的「自己人」,在生活不同的層面,分享上帝的恩典和賞賜?我們樹林教會要如何繼續成長, 成為上帝要我們有的樣式?願耶穌基督的復活繼續不斷更新我們、塑造我們,使我們繼續成為上帝所喜悅的信仰團體,成做更多人的「自己人」 ,在這個紛擾、多變的世界,編寫愛和盼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