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老,可以是有光明的
詩篇九十二:12-15;約翰三書1-4.
「老人不一定要在床上睡覺!」你想過這問題嗎?年紀大了就是個問題!這是一種誘導,讓人們把老化看成是老人問題,然而老化是所有人共同的歷程。我們相信變老不會是失望的緣由,而是希望的根基;不是緩緩的衰敗,而是漸漸的成熟;不是要忍受的命運,而是可以擁抱的機會。變老可以是一條走向光明的道路。
我們常花很多的時間去討論年老的痛苦,過於討論年老仍有快樂的可能;常常不願意面對年老,更不願意識到年老。老化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啦!變老,是很重要的人類進程,若加以否認,勢必造成極大的傷害。
葛理翰牧師在「樂齡標竿」一書中說:「逐漸變老,是我人生最感到意外的事。現在老了,相信我,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老人真難!但是上帝一直對我很好。」他又提到「聖經並沒有粉飾我們年紀漸長所會面臨的難題;但也沒有將我們老年時期描繪成一個該受人鄙視、造成負擔、或必須咬緊牙關強忍的階段。」
以賽亞書46章第四節,上帝向我們保證:「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地上的年歲有多長,也不知自己年老時可能遇到什麼難題,然而,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上帝必看顧我們,終其一生。別怕變老,有上帝同行!
約翰壹貳參書使徒的書信,他們年紀已是變老的人生。在聖經中卻是非常珍貴的教導與典範。約翰參書1-4,「作長老的寫信給親愛的該猶,就是我誠心所愛的。親愛的兄弟啊,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有弟兄來證明你心裏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樂。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
「按真理而行的喜樂」是約翰寫這封信的目的,是典型基督徒書信和範本。書「信」:是問候語、為健康祈禱、寫信的主體、談及一些消息,最後又是問安。這是約翰或早期基督徒日常寫信的秩序。
約翰參書一、二節這段經文,約翰使用「給親愛的」,意思:「為人所愛的」。
一、1節,在他的書信中不只十次用「給親愛的」,這是值得注意的事實。一般長輩的書信是非常嚴肅,是警告、責難的口氣,但約翰卻都在強調「愛」。約翰這位偉大的傳教師曾說:「不要任意責備你的會眾,甚至在他必須責難的時候,也絕對不淪為煩擾與激怒」,約翰整封書信的重點就是愛。
二、第2節,他關心該猶肉體與靈性上的健康。如耶穌不會忘記人有肉體與靈魂。所以,肉體和靈魂上的健康都是牧者所要關心的。
三、第4節,身為傳道人最大的喜樂是看到學生、會友、兒女們在真理中行事。真理不是只讓人在腦子中理解的事物,而是充實於人生命裡的知識,表現於身體外在的慈善行為。真理使人的思想與行為都像上帝。從使徒約翰的勸勉,看到他處於老年期仍然為主所用,盡心對後世教導真理。
人都會老,變老,可以是有光明的!台灣醫療水準的提升,平均
壽命不斷提高;2018年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14%,預計2025年,
老年人口超過20%,邁進超高齡社會。現代人對老化的看法,認為年老
比死亡更令人厭惡,似乎等待已知的折磨,比起等待離世的未知,更令
人感到無限的害怕。
神學家盧雲說社會將出現三種現象:
一、隔離:一個基本強調圖利價值的社會,一般不會尊重老年人的,他們是被邊緣隔離的一群。
二、孤寂:束手無策的經歷朋友圈子日漸縮減,短短有生之年不再擴大交友範圍。
三、自我放棄:「我等於我的過去。」當人失去了自己,就沒希望了。這條路是走向黑暗的。
詩篇三十一:9-12詩人也反映這樣的訴怨:「上主啊,求你以慈愛待我,因為我遭遇患難;我的眼睛因哭泣紅腫,身心也都衰殘。愁苦耗盡了我的生命;憂傷縮短了我的歲月。患難使我衰弱;我的骨頭都枯槁了。所有的仇敵都戲弄我,左鄰右舍都譏笑我;連那些知己的朋友也都怕我;他們在街遇見我就一一躲開。大家把我忘了,把我當作死人;我像被丟棄了的廢物。」
年老是個深觸人心的經驗,要如何去發掘出豐富的寶藏呢? 如何從生命的變老轉化成一條走向光明、盼望、喜樂之路,以致成為光明的老人,把祝福帶給下一世代的兒孫子女們。路加福音二章25-32節,「當時,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他是敬畏上帝的義人,一向盼望以色列得到拯救。聖靈與他同在;他得到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在離世以前會看見主所應許的基督。由於聖靈的感動,他來到聖殿。這時候,耶穌的父母剛抱著孩子耶穌進來,要履行法律所規定的事。西面把孩子抱在懷裡,頌讚上帝說:『主啊,你已實現了你的應許;如今可讓你的僕人平安歸去。我已親眼看見你的拯救,就是你為萬民所預備的:他要成為啟示外邦的亮光,成為你子民以色列的榮耀。』」
聖經中的老西面打破世人悲觀的心態。他的祝福就像是溫柔的笑容,直接面對著我們那沮喪的生命。你曾想過年老也可以是一條通往光明盼望的道路嗎?盧雲神父:「若我們想成為光明的子女,就要去靠近那些身懷神秘禮物光明的老人。」
「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黎巴嫩的香柏樹。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上帝的院裏。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好顯明耶和華是正直的。祂是我的磐石,在祂毫無不義。」(詩篇九十二:12-15)我們也能從義人摩西的身上看見光明的煥發,摩西在聖經申命記32:7說:「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長者會提供光明的路逕,我們可以從知道會變老的老人,來學習到他們的智慧。
讓我們認真來思考什麼叫作「圓熟的老年」或「樂齡的標竿」,去捕捉體認年邁歲月珍貴的禮物。如何走向老人身上所煥發的光明,有三個方向:
一、盼望:盼望與寄望不同,寄望是有一具體東西,如車子、房子;盼望是開放性的,建立在相信的信心之上,信有所承諾的,如鐘聲響起會越過雲端覆蓋野地。老年是建立在盼望之上,具有開放性,充滿各種美麗的可能。
二、幽默:自我解嘲。有人養一隻同名的狗來使喚,真不可思議,但年老不僅是可以承受的,而且是有趣的。
三、願景:盼望與幽默產生新的願景。這願景是老人已超越了他存在的界線,而身處在溫柔與慈愛環繞的光明中。隨著年老而不斷增長的願景,可以讓我們超越自己人性的限制。願景不但讓我們脫離過去的轄制,同時也拋下現在正為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
荷蘭神父富特曼,發現自己有致命的癌症後,回故鄉等死,卻在基督永恆之光下,知道藉由自己的死是將要進入那光中。正如約翰福音所說「照亮一切生在世上之人的真光。」來跟著光走吧!不論是誰,只要遇到上帝,我們就不在心繫身後的問題。任何人學會住在上帝的大光中,就不會擔心明天這光是否存在。當神聖之光成為你日常生活所照耀、實際生命的倚靠,何來有灰暗的日子使你懼怕。所以,會使我們變老的歲月,是有光明的!來吧!走在光明中,讓我們自己被帶到光明裡,不為未來掛慮。只有光明,只有這麼單純的光景,這樣的愛,這樣的喜樂,如此,變老是生命得以通往光明與喜樂的一條大道。老化不是緩緩地衰敗,而是漸漸的成熟;不是忍受的命運,而是可擁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