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8這兩隻手

20160508這兩隻手

2016.5.8母親節特別禮拜
經文:申命記四:9;使徒行傳二十:34-35
題目:『這兩隻手』

耶穌説「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保羅因此說: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

使徒行傳這段經文,是保羅第三次傳道旅行即將結束。在希臘準備回耶路撒冷時,他開始為耶路撒冷教會的需要募款。訪問特羅亞在屋裡演講時,發生一位少年人猶推古,聚會中困倦而從窗台跌下的故事。而後來到米利都為著與當地教會連繫,並堅固教會的領袖長老們信心。保羅的演說,談到自己的從前、現在的保羅、及將來的教會。演講末了時最後的要求,懇求當地的長老們要學效他那無私的奉獻。
保羅說「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保羅不貪圖任何貴重不屬自己的東西;因此,他才能完全的奉獻自己。保羅由衷之言,在他牧養勞務作工,亦未曾貪圖其他的任何報酬。
保羅沒有財富,甘心自己親手作工維生,雖當使徒本該要求教會、信徒的供應。事實上,教會供給他與餽贈的,他十分感激;又好像很不好意思有所滿足似的,然而,他所期許的是不致成為教會的負荷。
人的慾望有時會幫助人進取努力獲得自己的需要;但是,慾望卻不能幫助人甘心奉獻,捨己為人。保羅靠著雙手親手作工、做事,許多經文都談到,也許以弗所這個城市,他們的收入較為豐裕,保羅不但可自給夠用,也能供應供給同工的需要。但在哥林多城時,他的工作收入就只勉強到不連累別人而已。他日夜辛勞只足夠生活,仍願不成別人的負擔。保羅親手自己做工,以這雙手所得的酬勞,也作為後代傳道者的榜樣。
「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這句話沒直接由耶穌口中所說出,但在登山寶訓裏,耶穌都有類似的勸勉人這樣做,如馬太、路加福音中的表示,是完全合乎耶穌的精神。保羅說「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保羅很獨特的演說,是要撩起每一個已信奉主耶穌的群體們回憶,使他們真正得著最深入屬靈生命的看見。保羅要留給基督徒、長老們三件重要的東西:

一、他的榜樣
這榜樣是言教身教的必然結果。牧者與羊群之間生命有了交融,才能更深入的影響著信眾的生命。宣揚真理,也刻意的實行真理,這是同等的。

二、主耶穌的話語
保羅教導長老們要信靠主耶穌的話語,保羅不是傳自己,而是傳被釘十字架的耶穌,主耶穌的言行要成為信徒們一生追求的目標。故此,保羅他雖然會不在信徒們的中間,他們仍然可以從主耶穌的話語裡,得著幫助、得著能力,並成為他們屬靈成長的指引與方向。

三、他的禱告
為教會及其領袖禱告亦是不可或缺與匱乏的。保羅禱告的生活,他雖然不能經常的親自探望所建立的教會,卻藉著禱告,為教會感恩與守望。因為深信他可以作撒種、栽種及澆灌的工作,然而唯有上帝才叫信徒的生命成長。
『這兩隻手』,保羅表明要有「捨己」的精神,千萬不要貪心。作為基督的信徒「捨己為人」是必須要有的事奉態度,這樣才能獲得信眾、非信徒們的尊重與愛戴,主也必因此祝福教會。信徒清楚聖潔的生活將帶來強而有力的生命,教會便被建立起來。猶太人的宗教信仰精神『敬神愛人』,也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準則。
『敬神』每天的清晨信徒男女都會到會堂裡禱告,這是對上帝的一項敬拜。每天猶太人城市廣播系統在開播時,主播必先唸申命記第六章4-9節「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每安息日猶太人務必堅守敬拜,甚至是以守誡命的心來力履行信仰的生活。特別對子女們的要求與教導,更是不可馬虎的。
『愛人』就是猶太人基本的生命義行。在彌迦書六章8節「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表面上,與你的上帝同行;實際上,是行在人跟人當中。所以上帝要求的不是人跟神關係的獻祭,而更要求是在人跟人關係的這部份。而這部份是甚麼呢?我們的主耶穌在祂的福音書中一再的表達祂恩典實現的整個思想與作為。耶穌的恩典既是義行、施捨、探病、拾金不昧、拾物奉還、救人、慈善、愛窮人…等。特別以施捨為例,施捨在傳統猶太人中是有分等級的,其間施捨善行有八個等級。
第八級:給的時候心裡還帶著愁煩的給。給是給了,但心中不愉快、心不甘情不願。義行不只是表面的物資,也要包括心裡面的情,非板著臉粗里粗氣的給。
第七級:就是心裡甘願樂意不愁煩的給;但是所給的比應該給的還少了些。
第六級:就是窮人若要了,就都給他。這算是好了一些。
第五級:就是窮人還沒有要的時候,就大方的給了。
第四級:不直接的給;就是收的人知到是誰給的,而給的人不知道給了誰。意思比較不在乎的給,他就給了。也許他不一定出於某種善行。
第三級:剛好相反,給的人知道他給了誰,而收的人卻不知是誰給的。他自願的給了,也他知某某人有需要而給,但不願收的對方知道給的是誰。
第二級:就是我們今日社會流行的『基金會』。就是給的人不知道是給誰,但只是知道是有目的;而收的人也不知道是誰給的。這就是為什麼猶太人社會中常有這樣的慈善行為。當人們還沒有貧窮的時就幫助他,有許多的助學金就是屬於這方面的施捨。當收的人專心無虞的完成學業後,他就可以再幫助、再去給更多的人。
第一級,是什麼?就是有人用最尊重的方式,用很優厚的禮物給;雖接受的人他是沒有需要,這種給是屬於第一等級的。這方面包括捐贈、奉獻。在外國企業界常有這種觀念,那最最有錢的人會把所有的遺產歸為『基金』,而後立下遺產之捐獻無條件的贈給那第二有錢的人管理,這是第一級的施捨義行。

保羅:「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我們如何的實踐主的話呢?學習猶太人的慈善義行吧!『善行』靠著這兩隻手做。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這裡我們看到保羅所說的,是要來成全各樣聖經裡面那施捨的善行。

母親節的今天,讓我們再次懷念媽媽們對兒女的施捨與義行,也令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如何遵循『敬神、愛人』蒙恩之福,且看見媽媽那雙手的施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