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老憶當年

  • 受訪者 — 謝英皆
  • 訪談者 — 周靜羚
  • 繕打者 — 李秀芳、簡秋燕、倪詩語
  • 編輯潤稿 — 李秀芳

信仰歷程 尋找腳蹤

  我出生在萬華,我的會籍幼兒洗禮在萬華教會。當時我住在山仔腳,唸中學的時候會籍才遷來。我的信仰基礎要感謝我的祖母和母親,她們對教會很熱心,從小讓我就讀 萬華教會幼稚園,以及兒童主日學,所以從孩提時期就有比較扎根的信仰基礎。我成長的過程都有上帝的引導,一切順遂。

  在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對教會活動有攔阻,所以聚會比較少,那時候搬來樹林就比較沒有機會參與教會活動,加上當時樹林教會是講義所,沒有主日學,沒有地方去,所以就暫停一段時間。等到光復後,才和教會比較有接觸。

 

服事歷程

  郭樹德牧師剛來的時候,有一段時間非常辛苦,從溝仔邊移到現址才慢慢開始有規 模,聚會人數也才漸漸增加。教會要由講義所升格堂會是在郭樹德牧師時期所耕耘,那 時候是最辛苦的,若沒有當時信仰長輩的努力就沒有現在。要成立堂會之前,也因為當 時有池善甫,陳鎮鴻和賴聖文(這三個後來都當執事)這批外省籍的來策動,才有辦法 招聚到30個會員,我參與到創辦期間,湊到基本會員,我的會籍也是成立堂會之前,才 從萬華轉來。所以當時教會沒有所謂本土化的問題,反而是這幾個人很熱心。成立堂會 後我就被選上執事,連任二任執事,就繼續做長老,做到70歲退任。

  當時在郭牧師6年任內期間,擔任執事並負責會計,那期間很辛苦。講一個最簡單的 例子,當時謝禮拿不出來,就是用我私人公務人員的薪水先支付;甚至有時候,牧師的 薪水,就用我的一個月薪水分三期的方式給他。郭牧師非常值得推祟,雖然他的家庭背景不是很好,但不要抹滅他開創時期的辛苦與努力。

  我1968年擔任主日學校長,在沙崙、潭底、彭厝和山佳等四個地方設野外主日學。 但那時主日學師資訓練不足,有時還有高中生臨時替代上場,因而後來開設師資班。徐 牧師娘、我、游長老擔任師資培訓老師,利用平日開設短期的師資培訓班。另外一提還 有孫牧師娘的保母班,保母班成立後,做禮拜時因為牧師館容納不下,只好在外面廣場 搭帆布,因為他們說北京話,聽國語比較易懂,所以司會用國、台語二套,講道也要有 人翻譯,當時比較受歡迎的就是這些會將台語翻成國語的外省長執,特別是陳進龍,他 後來去新竹聖經學院當老師。

 

建堂緣由與財務突破

  說到當時的財政計劃就是要量入為出,但實際上,因為那時經濟環境很差,剛光復 時,萬事才剛要起步,教會剛和社會同步,社會經濟沒有發展,會友的薪水收入少,奉 獻不多,教會收入部份就不是很穩定。當時的盧家是做生意的大家族,所以奉獻佔了大 部份,其他的會友就是一般的薪水階級。量入為出,預算歸預算,但沒有辦法按固定時 間有固定的收入。直到後來會友增加,再加上增設保母班,吸引一些青年人,以前樹林 教會青年有使命,思考要如何讓教會發展,青年招聚青年舉辦活動,慢慢會友就比較穩 定聚會。後來建堂40週年蓋禮拜堂就是因為坐不下,那時150人的目標,就是以保母班 50個人,會友50人,加起來100個人,所以蓋150人的禮拜堂。

  當時40週年要興建白色禮拜堂時財務有很大的不足,因此我發起了「標會」。我們會友有限,我招外面的人,跟我們樹林教會有關係的,一單位5000元,大約招了20單位 10萬元,用這樣的方式來尋找建堂的財源。感謝上帝賜與智慧和機會,回顧過去,那時 幸好難關都能解決,讓財政能穩定的發展。

  後來60週年興建教育館時,教會收入一毛不剩,建堂資金是最大的問題,那時我建 議建堂錢不夠可以去借貸,所以就沒有標會,而是向同是教會機構的新樓合作社借貸800 多萬,雖僅有借貸800萬,但對教會來說卻是很大的負擔。那時有一個很好的陳長老,他有段時間負責財務,我也漸漸交出財務的工作。

 

順福蒙福 境界擴張

  後來我參與長老教會台北中會的服事,被選作財務,大家從中漸漸認識我。任職期 間為了破例讓當長老的我也可以擔任中會議長,所以修改法規,一切皆是上帝特別的恩 典,給我這個特別的才能,能有所承擔,也有所學習。之後又連任馬偕的董事長,在那段期間自己既努力,在家庭、事業上也有所犧牲,雖然付上不少的代價,但我歡喜做甘願 受。我在這段期間也從沒離開樹林,上帝擴張我的境界,並給我有發揮恩賜的機會,上帝 要使用我,我也順服給祂用。

 

作光作鹽 外展宣教

  我做過中會議長,想法與做事比較宏觀,曾有牧師說我的層次不同。我們要一步一步 來有目標,現在卻目標模糊,還把自己孤立起來,不與外界來往,實在可惜。以台北中會 來說樹林教會是可怕的對手,以經濟面數字來說,淡水教會是第一,樹林教會是第二,教 勢發展上更是可怕的對手。我的分析是這樣,淡水教會老成,因傳承馬偕來台傳福音的歷 史背景;而我們樹林是後進,也有途徑可走出去。樹林教會會友雖然每日讀經,若會友在 內在靈命生活,與門徒訓練上有更多的造就,更多的栽培領袖型人物,相信我們樹林教會 在教勢的發展上更會有所突破。

  我相信樹林教會不可以閉門造車,更不可有自以為是的心態,教會長執與會友更要有 宏觀的視野,現代宣教就是要走出去。如同聖經上說做光、做鹽,你就要順服走出去,人 人都來參與教會的宣教活動。勉勵樹林教會的長執與會友要有信心與擔當,長執更要有擔 當,肩膀要硬不要怕,並要用心栽培與發掘會友。只可惜現在教友們的凝聚力不夠,包容 性不夠,分新舊,分在地或外地,我們要更有肚量。我們是普世的教會,教會是眾人的、 是上帝的,不是人為的,也不是家族的。教會的發展不可違背信仰原則與聖經教導,樹林 教會與外界接觸較少,我們應更開闊才有發展。

 

展望未來 活出命定

  最後我很感謝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長大,雖然我沒有讀神學院,但我在馬偕擔任董事 長時建議將教會機構企業化,並爭取設立馬偕醫學院。我的想法比較有前瞻性,要走在前 面,我不愛批評,而是不斷前進,遇到問題就解決、檢討、修正。另外我們更要感謝歷任 牧師,徐牧師奠定教會基礎,高牧師發展新的教會形態,黃牧師延續擴展高牧師時期的教 會發展。我們要多栽培會友與年輕人,多彼此鼓勵讀神學院、加添他們的智慧,考慮將來 的發展,之後要在社會上做有用的人。教會也要有展望,有異象(vision),若沒展望就 沒目標,教會90年了,我們說腳踏實地,無論做甚麼都要一步一步來,每一步要有每一步 的感動,每一個階段要完成每一個階段的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