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標準

建堂和建造

 

尋找腳蹤文/ 蔡晴甫


  我在樹林長老教會至少有65年以上,但建堂怎麼那麼陌生,回頭看一下歷史才發現 是生錯了時候,教會40週年獻堂時我25歲,剛當三年兵回來,在這之前算是小孩,50週 年我35歲是剛任職,70週年我55歲,這期間有購地建教育館、增建電梯等等,但都有長 輩擔當,到了北大開拓、現在的建堂,我又太老了。

雖在建堂印象卻是一片空白,但在上帝的恩典下我享受在教會被建造,平凡如我能在教會和不平凡的人一起服事,真是感謝主!記得在博愛街教會上主日學時,地板是泥土的、窗戶是用板子一塊一塊崁入窗斗的,門的底部是利用酒瓶底的凹度,把上面木頭 挖洞,門扇鑲進去後可以活動開關,那是12歲以前的印象。1952成立青年會時是游柄全 長老年輕時期,當時我是跟班的,他們為了建堂收酒干、洗酒干等等,當時青年會也是聖歌隊,同時也參與教會很多事工。

看更多 →

more
more
more
標準

述說祈禱網的軌跡見證

 

文/ 張嬌珍


  時光要倒退到三十多年前的時代,資訊尚未像現在如此發達,「電話」是唯一通知 最快速又方便的管道。工商業漸蓬勃發展之際,許多信徒從中南部北上來討生活,教會 的人數也慢慢的增長,在這愛的教會中得到溫暖就留下來,看到徐牧師一家全投入事奉 行列中,長執的合一和睦共處,園遊會的活動,氣氛熱絡,著實讓人羨慕懷念。婦女會 的探訪由師母帶領,到各處會友的家訪問,有免費的計程車及司機服務,以及由陳敬義 與許金煌夫婦奉獻的福音車。由於察覺到更需要緊急性的必要聯絡,於是徐師母於72年 12月成立祈禱網,分四組,有組長、組員約二十多人參加,每人有一本禱告簿,登記禱 告事項,後因就業機會多了,人數漸減,僅剩較年長的及沒上班的姊妹參加。一得到電 話須立即傳於下一位知悉,不可耽延,如消防隊員一般的火急,最後一位再報回組長即 任務完成,於晚上九點時一起禱告或隨時禱告。 看更多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