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3以基督的心為心

20200223以基督的心為心

經文:腓立比書二:1-11.
題目:『以基督的心為心』

『教會生活的再奮興,常使人對聖經有更豐富的了解。』 ~ 潘霍華 ~

以弗所、腓立比、歌羅西三封書信的次序所描述三種信徒的經歷:
首先,你得救了,你就生活在教會裡;
其次,你在教會生活裡,你應該只追求基督;
最後,你單追求基督的時候,祂就向你啟示祂是身體的元首。
腓立比書的主題是『追求基督』。因基督本有上帝的形象,所以你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來生活:「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上帝。」
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上帝,這是新約聖經非常重要的一節。這一節我們看到上帝在耶穌基督的旨意、理想、與目的,就是有一天眾口都要稱呼耶穌基督是主。『基督是主』這是基督教會的信仰告白,凡承認耶穌基督是主的人,我們就稱之為『基督徒』。
為什麼我們如此表白?因我們必須清楚明白耶穌基督對我而言是獨一的;所以我願意將自己獻身給耶穌。除祂以外別無所愛,這種的愛忠誠完全的獻上,也許無法用言語說明,但我們心中所存耶穌的愛是奇妙的。在生命中有無可質疑的順服,因為基督教所具有心中的愛,比頭腦的了解更為重要。
這段經文末了結束時候,卻回到了開始。當日子來臨時人要稱呼耶穌基督是主,他們這樣做也正是榮耀了天上的父上帝。耶穌將萬國萬民吸引到祂面前,乃是將世人帶到上帝面前。腓立比教會有些人的目是要滿足自己的野心;但主耶穌的目的是要服務人,把注意力放在上帝的身上。所以基督的追隨者要常常思想,不是為自己乃是要為別人,不是為自己的榮耀乃是為榮耀上帝。
那麼,以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的事,想一想怎樣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來生活。十字架是耶穌要世人跟隨祂的宣告,與祂受難有密切關係。祂必須受『苦難』和遭受『棄絕』,特別是耶穌遭受『棄絕』的難堪。這種的必須是存在於上帝的應許中—-是聖經的話必須應驗。受苦與遭棄絕是有區別的。假如耶穌只受苦,祂仍能被世人稱讚為「彌賽亞」,全世界仍同情與仰慕都可會集中於祂的受苦上。雖被認為悲劇,但它的價值仍是成為英雄、烈士、偉人,有其榮耀、尊貴。但是,耶穌在受苦中,卻又遭世人棄絕。這棄絕使祂的受苦失去了榮耀與光彩,這是一種沒榮耀的受苦、犧牲!值得嗎?所以,受苦與被棄絕可總括在耶穌整個十字架的意義。在十字架上死,就是遭世人藐視、棄絕的意思。受苦與被棄絕是上帝必然要加給耶穌身上的,所以任何攔阻這件事的嘗試,都是出於魔鬼的工作。所以,當時學生是稱教會磐石的彼得,關係耶穌被釘十字架,彼得的反應是:主啊!千萬不可在十字架上死。因此,耶穌回他話說:撒旦!退去。這指示教會在早期對受苦彌賽亞觀念不是教會所盼望的主。若是基督的教會應該不希望十字架受苦的觀念加注在主人的身上。彼得當時的抗議顯然露出他自己不願意受苦;也許表示撒旦已經進入教會中,並試圖從主的十字架上將這個受苦的道理除了下來。
耶穌必須說清楚這種身體、生活、生命受苦的「必須」,同樣會是臨到學生、基督徒們的身上,正如在祂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一樣。因為基督之為基督,乃在乎祂的受苦和遭棄絕;門徒之為門徒,也是在乎他們願分擔主耶穌的受苦、和遭受棄絕,甚至釘在十字架上。作耶穌的門徒『基督徒』意思是歸附於耶穌這個主人裡面,並且要順服耶穌基督的律法,即「十字架」的律法。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捨己絕不僅是一連串折磨自己、或進入禁慾主義的孤單動作;捨己也更不是自殺;在捨己中仍是含有自我意志的成分。不認自己就只注意基督;不再注意自己就只看著走在前頭的耶穌;不再看那條我們認為是不易、困難、艱苦的路。基督徒的捨己所能說的只是耶穌領路,緊緊的跟隨著祂。祂怎麼做!我就是怎麼做。
以基督的心為心,是基督徒在世上受苦、背負十字架時的心;這不是悲劇,這種受苦完全忠於耶穌基督的結果。如果基督教對於作門徒的人要求已不認真;如果我們已經將上帝的福音,降低為情緒上高雅的氣質,不作重價的要求,又分不出世人自然生活、與基督徒生活的區別,那麼!我們就會是視「十字架」為通常遭遇的悲劇,是生命中的坎坷了而已。唯有我們完全像耶穌獻身,甚至死於十字架上的順服,才能經驗尋找到十字架的意義。潘霍華說:「當基督呼召一個人時,祂是叫他來死。」我們若能死,就要死在耶穌基督裏面,在祂宣召之下,先治死老舊的我!
基督徒怎樣知道擔負什麼十字架呢?這用不着操心的,如果我們一開始跟從主耶穌、和參與祂的生命、使命時,你就會明白的。因此,受苦是真正基督門徒的徽章。作門徒意即對受苦的基督盡忠,所以,基督徒之被召來受苦、被棄絕,這一點也不希奇的。馬丁路德「作基督門徒不限於你所能了解的—–必須超越一切的了解,你要投身於你所不了解的深水裏,我就能幫助你了解,正如我自己一樣。困惑是真正的了解。當亞伯拉罕離開父親,不知要往那裡去,他信賴我的知識,不介意他自己的知識,所以就走上了正路,到達路程的終點,應許之地。這就是基督徒的十字架之路。耶穌來帶領你,指示你當行之路,不是你,不是別人,不是其他受造之物,乃是基督用祂的話和祂的靈教導、帶領你。這不是你的選擇、不是你想出來的苦,這是完完全全與你所選擇、所想像的相反—那是你必須領受、必須走、必去背負的十字架之路。上帝為此而宣召了你,並使你在其中作祂的門徒,當悅納的時候到了,你的救贖主基督耶穌也來了。」
基督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祂雖然跟上帝完全的平等,可說祂就是上帝;但是祂把自己的榮耀擺到一邊,放棄本身的權利,懷著同情與愛心為世人的緣故走上十字架。